“五羊杯”作为传统象棋经典赛事,因为规格高,参赛棋手都是至少拿过一次全国冠军的棋手,因而备受棋迷的关注,但这一次受“录音门”影响,好多位曾获得全国冠军的棋手都无法参加,组委会只能降低参赛棋手的资格标准,扩大参赛棋手范围,为了提高关注度,还特意邀请许银川出山助阵。
赛前我是看好许银川夺冠的,毕竟是六冠王,也看好吕钦特大,至少能冲进前四吧,然而结果却大大出人意料!
许银川止步小组赛,未能晋级,吕钦和柳大华虽然晋级决赛,却连续输给了年轻的小将。(顾博文、莫梓健、王禹博、曹岩磊) 棋迷不仅在想:是全国象棋冠军老了?还是年轻人太厉害了?

柳大华今年75岁,吕钦63岁、徐天红65岁。。。许银川年轻一些也有50岁了。年龄不饶人,上了年龄,各方面都会退步,脑袋反应速度变慢了,体力也不支了,面对现今的快节奏、高密度比赛时,难免体力不支,走出漏着。 年轻棋手普遍通过AI软件(如象棋引擎)学习现代流行开局,掌握大量高胜率的布局变化。例如,王禹博在资格赛中凭借对AI着法的熟悉,以头名晋级复赛,并在决赛中通过快棋加赛击败柳大华。AI提供的开局库优化了传统套路,减少了“试错”成本,使年轻棋手在开局阶段即占据主动。 AI的实时胜率分析和复杂局面拆解能力,帮助年轻棋手提升中局计算效率。例如,曹岩磊在决赛中多次通过多场加赛获胜,其精准的弃子战术和复杂局面的掌控能力,体现了AI训练对计算深度的强化。相比之下,老将柳大华坦言“漏招”频发,部分原因在于传统训练模式难以覆盖AI揭示的新变化。 年轻棋手更适应快节奏比赛,尤其是超快棋加赛。王禹博与刘子健的三盘超快棋对决中,其快速决策能力展现了AI训练对反应速度的提升。而吕钦在117回合的漫长残局中因体力不支失误,凸显了老将在高强度对抗中的体能短板。老将的棋风多基于数十年实战积累的直觉和经验,例如许银川的“稳健细腻”和吕钦的“快棋能力”。然而,AI打破了传统棋理的某些定式,例如某些看似冒险的弃子战术在AI评估中实为高胜率选择。柳大华在赛后提到“棋坛自AI出现后,水平越来越接近”,表明经验难以完全抵消技术代差。 年轻棋手通过AI训练实现了技术层面的“弯道超车”,尤其在开局精准性、中局计算和快棋适应上占据优势;而老将的失利更多源于对AI着法的适应滞后、体能限制及赛制压力。这次“五羊杯”老将纷纷倒下,年轻棋手纷纷上位,与其说是年轻战胜年老,不如说是软件战胜了经验!再看看王天一,何尝不是这样?在近十几年的时间里,多次战胜强敌,也多次被质疑用软件作弊,现在清楚了。王天一就是一个顶级软件“附体”了的象棋天才,然而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,总是不被接受,不被理解,反而遭到嫉妒、打压,现在应该被理解了。
精彩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