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公告 |

《康定情歌》是上世纪30年代诞生于四川康定的一首民歌,经考据《康定情歌》的作者是四川宣汉的李依若。这首民歌创作于40年代,后逐渐流传开来。当年李依若在成都读大学时与一个康定的李姓女同学相识,并发生一段缠绵旖旎的爱情,至于后来的故事已经无从考究,但人们相信,他们一定有个幸福美满的结局。

在四川象棋界,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。

    

年少学棋

  1968年6月26日,四川业余棋王李晓成出生于自贡,最初学下象棋,是母亲教他识字时教的,她懂一点象棋的基本走法。真正的启蒙老师是他的舅舅,也是当时荣县象棋冠军。“在我成长过程中,对我影响较大的首先是我老舅陈国友,最初只会走子的我永远都记得少年时的那个暑假,他左手抱着几月大的女儿,右手在摆棋局。我好奇地去挑战他,他有市级棋力,我咋是对手,惨败后不服又战。他说这样吧我不看棋盘都可胜你,他教我读谱法,从此我们开始了一个假期的盲棋对明棋战,且从让车开始,到炮、马,这个阶段让我迷上了象棋。舅舅还擅长书法、喜欢国学,这些对我影响很深远!”晓成回忆说。

  1986年,李晓成从市机械技校毕业,在当时的机一厂做了一名车工。他延续读技校时养成的习惯,利用“三班倒”休息时间,每天打谱钻研4至5小时,有时持续到半夜。为提升棋力,李晓成多次到宜宾等地与当地高手切磋,只要听说有外地高手来自贡,他就要去挑战,晚上做梦都在想象棋,达到了痴迷的境界。

  踏上工作岗位不久,李晓成就获得了厂里冠军。也因为他上班偷看棋书,没少挨车间领导的批评。一次,一门心思想棋的他,操作时左手臂受了伤,留下永久的疤痕。车间主任对他说:“下棋是很好的爱好,但是棋跟工作要分清。”从此以后,他工作专注了,钻研象棋的劲头更足了。1992年,李晓成和队友代表市机械系统参加第5届“盐都杯”团体赛,由乙组升到甲组,并获得团体前八名。1993年,他获得第6届“盐都杯”象棋个人赛亚军。为褒奖他为集体争得的荣誉,车间领导给他调整了工作,调他到只上半天班的油漆组,保证他有时间钻研象棋,每当重大比赛前夕,还支持他脱产参加集训。

    晓成说,他在机一厂呆了5年,其中在油漆组的两年棋艺进步很大。因为下棋,他无暇谈女朋友。这一时期,实现象棋市级大赛冠军的梦想,成为他矢志不移的目标。上世纪90年代,李晓成获得过两届“盐都杯”及其它各类市赛亚军,几次与冠军擦肩而过。当时,蝉联三次“盐都杯”冠军的彭德华成为李晓成不可逾越的标杆。遗憾的是,正当李晓成努力追赶的时候,企业改制,无奈之下,他辞去了工作,到天津打工,从事销售工作。


和阿兰卓玛结缘

  在天津做销售的日子里,有天李晓成犯了棋瘾,就到一起来的同乡那里下棋,当棋下到一半的时候,同乡的女朋友来了,还带来一位漂亮的女孩。李晓成完全迷入棋中,对身边发生的事情浑然不觉,对那位妙龄女孩看都不看,这让那个女孩有点恼怒,平时自己无论走到哪里,都会引来热辣辣的目光,可这家伙两眼只关注盘面!不过李晓成对象棋的这份执着,倒也引起了女孩子的兴趣,她就是藏族姑娘阿兰卓玛,汉文名字叫文建兰。

  康定是一座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。一座跑马山,名扬五洲四海;一曲《康定情歌》千古绝唱,醉了天下人。藏族少女阿兰卓玛就出生在这个美丽的地方。那年从家乡康定走出来,在天津的一家服装厂打工。

  当李晓成赢下这盘棋后,才抬起头来,当看见阿兰卓玛时,一下子呆住了,这不就是自已梦中的女神吗?经朋友介绍,他们认识了,从朋友那里走出后,他暗暗发誓:一定要把这个姑娘追到手!当朋友介绍说她是康定的以后,几天来,他的心里总回响着两首歌,一首是《康定情歌》,不过却被他改了词:文家溜溜地大姐,人才溜溜地好呀,李家溜溜的大哥,看上溜溜的她吆……还有一首是《卓玛》:你有一个花的名字,美丽姑娘卓玛拉;你有一个花的笑容 ,美丽姑娘卓玛拉。你像一只自由的小鸟,歌唱在那草原上;你像春天飞舞的彩蝶,闪烁在那花丛中。啊卓玛,草原上的格桑花……

  李晓成不是一个只会单相思的懦夫,他是一个敢爱敢恨的真男儿,很快,他用自己凌厉的攻势,向阿兰卓玛发起了爱的攻击,小文收到了李晓成寄出的一封封夹着照片和浓浓爱意的信。对于信的内容,阿兰卓玛说:“是在诉说衷肠,他很瘦,很老实,感觉是值得托付终生的人!”这是小文对晓成的第一印象。“她人很漂亮,很淳朴。还多亏我写的那一封封信,真的要感谢我的勇气。”晓成回忆道。随即,一见钟情的两人便筹划着见双方的父母。辗转到了1999年底,小文从保定朋友家出发回家过年,特意到资中看望表姐,双方约定在表姐家见面。晓成立即从自贡赶到资中,小文的父亲越看这个未来的女婿越满意,带着晓成上山打柴、一起割青稞、喝酥油茶,相处得极为融洽。两个人在康定呆了半个月左右便回到自贡,并在2000年5月举行了简朴的婚礼。

 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,二人在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。为了照顾好妻子的生活,家里经常吃牛羊肉。开饭时,晓成总是给妻子夹菜,自己却吃得很少。说起小文,晓成内心充满了爱意。“我们结婚时条件很艰苦,一家人的生活,全靠晓成教孩子下棋的微薄收入和打工的一点积蓄维持。”小文刚到自贡时没有工作,她把所有的家务都包下来,支持爱人钻研棋艺,无怨无悔的付出。婚后次年,生下了聪明可爱的儿子扎西顿珠,一家三口幸福美满。2000年,在外漂泊的李晓成携妻子回到自贡,文建兰刚到自贡生活不适应,还不好意思为大家提炊冲茶,饭菜也做得不好,看到这些,棋友们热心地给予指点,现在她做的饭菜可口,棋友和学棋的学生都交口称赞。棋友们说,李晓成事业有成,贤内助文建兰功不可没。

  “他付出得太多了,经常研究棋失眠。”文建兰谈及丈夫的刻苦,心情很不平静。“现在,通过按揭房子也买了,孩子也12岁了,我对自己的生活很满足。”那年,文建兰的父亲到自贡看望小俩口和外孙,看到李晓成工作勤奋,棋友和学生家长都赞扬他人品好,棋艺高超,高兴得连声用康定口语夸奖女婿:“可以!可以!”


“爱情的力量使我的棋艺突飞猛进”

   在棋友的引荐下,李晓成到市龙星艺校当了一名象棋教师,并接手经营一个棋园。重拾久违的象棋,冠军梦在他心里被重新唤醒。在外闯荡的磨砺,让李晓成成熟了。这五年虽没下棋,但他的人生阅历丰富了,思维视野开阔了。自2000年与阿兰卓玛结婚后后,李晓成的棋突飞猛进。他每天打谱、到外地寻访名师、与各地江湖高手切磋、参加省内外各类大赛,让他对棋的理解更加深刻。

   在十一届市运会上,他终于战胜老对手彭德华,首次获得全市象棋冠军,一举甩掉“千年老二”的帽子,实现了棋艺生涯的历史性转折。此后,他参加第八届“盐都杯”比赛,再次获得冠军,并在自贡市棋王赛中勇夺冠军。李晓成问鼎市象棋桂冠,突破期持续了4至5年。他期待自己要在象棋领域的涅磐中,像火中的凤凰实现浴火重生,向更高水平的赛事进军。

   从2002年起,他在参加本市盐都杯、市运会基础上,不断参加省内公开赛、棋王赛、全国公开赛。2003年至2004年,他的实力逐渐从市级水平往省级水平上升,并在四川省象棋锦标赛上夺得冠军,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。他还先后获得第六届四川省棋王赛第五名、全国业余公开赛第六名。在2013年城市运动会上,他与队友获得团体冠军。棋友们亲切地称呼他为“比赛专业户。”    在李晓成参加的高水平比赛中,每每有精彩棋谱出炉,最经典的是2013年2月在重庆九龙坡全国公开赛上战胜广东棋王蔡佑广的那一盘。这次比赛水平较高,有特级大师王天一,大师郑惟桐、张申宏和多位省棋王。他战胜广东棋王蔡佑广一役,是在蔡棋王盘面占优,局势较主动的情况下,主动绝地反击实现逆转的。当时已进入读秒,走一步加5秒,生死关头双方各有20多秒,最终李晓成凭借敏捷的反应和果敢的行棋获胜的,并最终获得第12名。晓成说,赢了这一仗,信心大增,这也是对今后的一个重大突破。这个12名,是他长期征战中含金量最高的成绩。

    他参加省级比赛最多的一年有10余次,记录本上记载着自己取得的成绩:四川省第六届象棋棋王赛个人第五名、眉山单棱全国公开赛第六名、成都府河杯团体冠军、重庆沙外杯全国公开赛第30名。在单棱县比赛中,他还战胜了湖北棋王刘宗泽。“象棋既是游戏又是竞技体育,象棋给我带来的是充实,跟高手过招,给我带来了拼搏的激情,不在于名次,也不在于奖金,不断挑战高手,不断挑战自己,这既是我的最大爱好又是我的职业。”李晓成敢于亮剑,其原因正在于此。李晓成经营着“晓成棋馆”,又教一大帮孩子学棋,走出了一条自谋职业之路。一家人不愁温饱,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。谈起棋艺进步如此神速的原因,李晓成深情地说:是爱情的力量!”


让象棋运动遍地开花

    2000年,李晓成和妻子回到自贡,当时两人都没有工作。2001年,孩子嗷嗷待哺,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,此时,棋界前辈朱贻森引荐他到市青少年宫龙星艺校从事象棋培训,月薪300元。2002年,他接手棋友在同兴路开的一家棋园经营,至今已有11年。虽经历3次搬迁,但棋友们都跟随着他。棋友们明白,李晓成和文建兰为人真诚朴实,又是以棋谋生,当然要捧场。目前,“晓成棋馆”已成为自贡市外来高手交流的首选之地和自贡棋友的活动之家。

    10多年来,李晓成先后在市青少年宫、东方外国语学校、汇东实验小学、育英小学、红旗小学巡回讲课,普及象棋知识,对兴趣浓厚的学生,再吸收到“晓成棋馆”进行指导,学生最多时达100余人。他培养的孩子参加市中小学生棋类赛,象棋项目各级别的前八名几乎被他们包揽。他的学生、少年棋王周旋5岁开始跟他学棋,当年就获得5岁组冠军。而后一发不可收拾,连续7次获得全市冠军,还获得过省少年赛冠军。在今年12月8日结束的省首届业余联赛中,李晓成和12岁的弟子何奕风及另一名棋手组成的自贡队获得团体季军,其中,何奕风表现出色,七轮棋四胜二和一负排名射手榜第三,四川棋院院长蒋全胜大师十分欣赏他的才华,已决定吸收他进四川棋队集训。他的学生多人次在全国省市比赛中成绩优秀。张霖强:全国少年宫比赛5名,西部地区少年冠军。范元鑫:四川峻省中学组亚军。周旋:四川10岁组冠军。

    沉着、冷静,不怕挫折,培养拼搏精神,这是李晓成对孩子们的期待;拼搏、进取、快乐、向上,这是李晓成对成年朋友的祝愿。学象棋培养的是孩子的情商智商,他的学生中,考入重点大学、通过象棋加分考上大学的比比皆是。有的学生成年后,每年还到老师家拜年看望,有的考入大学的孩子说,只要是真正喜欢,象棋可以帮助一生。李晓成自立自强,也把这种精神传承给学生。他常说,自立是成功的第一步,为了成功地生活,少年必须学会自立,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,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。他因材施教,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,给学生上课总是格外耐心。

    辛勤地耕耘,自己也获得丰收,他先后成为市棋协优秀教练,国家一级裁判员、运动员,是自贡市唯一的省冠军和一级运动员。他的目标就是参加全国比赛,争取成为象棋大师。“象棋是艺术也是体育,其技艺水平的高低受到智商、情商和修养的制约,达到地区级的冠军或省级水平,更要靠天赋和努力,文化程度起关键作用。特级大师许银川在紧张的职业生涯中,挤出时间就读中山大学中文系,用五年时间完成了四年本科学业,之后又专门请家教到家里来教英语,体现出勤学。特级大师王天一是北大高才生,他取得惊人的成绩也与他的文化修养有关系,他现在20来岁,只用短暂的几年时间成为了特级大师,是天赋、勤奋、文化修养这几个综合因素成就了他的成功。”李晓成说。

    在“晓成棋馆”,李晓成专门为棋友购买了两台电脑,自己也订阅多种棋艺杂志,购买的象棋书籍更是不计其数。“棋得文才兴,弈者无文,行之不远”。李晓成真诚地告诫棋友和学生,在专心想棋的同时,也能在思想修养和文化领域双迈进。

    阿兰卓玛现在也跟丈夫学会了象棋,每次回娘家的几天里,都教当地的小孩,她很想把象棋普及到西藏,让象棋成为连接各民族感情的纽带,他们的孩子取了个很藏族的名字扎西顿珠:李晓成希望孩子以后喜欢象棋,他要努力把他培养成第一个藏族象棋大师,让象棋运动遍地开花!

    6月2日,李晓成正式在章鱼Tv做象棋主播,前面试播的十几天,在线观众从最初的几百人到最多时的几万人,粉丝们对李晓成讲棋风格评价是“接地气,广大业余爱好者能听懂,讲的东西实用”。李晓成准备坚持自已的讲棋特色:1.纯人与棋友实战,然后一起拆解,最后一起参考软件着法。2.从基础入手,多讲实用残局。3.分享自己有心得的布局飞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