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松顺

陈松顺1920年4月8日出生于广东省台山县广海镇,早年曾师事同乡名手雷法耀,少年时即以“象棋神童”名震乡里;16岁到香港学艺,拜有“棋仙”之称的钟珍为师,得其神奥,在棋坛崭露头角;抗日战争期间及其后颠沛流离,挟技行走江湖,在湘、桂、滇、黔、沪等地摆设棋局、攻打擂台,成为技压南中国的“乱世棋王”;1949年代表香港参加“穗港澳三角埠际象棋比赛”并夺得冠军,获得“华南神龙”美誉。
1942年后,挟技弈游湘、桂、云、贵各地,名声大噪。
1949年代表香港参加“穗港澳三角埠际象棋比赛”,获个人冠军(与卢辉并列)。
1951年与杨官璘赴上海与何顺安、朱剑秋作“华东、华南名手对抗赛”,获得胜利。
陈松顺、杨官璘两次十番棋比武
第一次:11953年6月,杨、陈著名的十番棋争霸战在广州岭南文物宫拉开序幕。此战,陈松顺首局旗开得胜,却接着连输3局。尽管他奋力追赶,连扳两局打成平手,但在关键的第8局,杨官璘以多兵之优,大演抽丝剥茧的残棋功夫赢得胜利,最后以一局之优胜出。
第二次:1954年2月,杨、陈的第二次争霸战仍在岭南文物宫开锣。首局双方战和后,第2局陈松顺再次抓住战机,以凌厉攻势先拔头筹。随后双方竟一连下了六局和棋,第九局,陈松顺只要弈和便可立于不败之地,不料背水一战的杨官璘磨足200回合,终于斗垮精力不济的对手。紧接着,扳平比分的杨官璘又在1954年2月,杨、陈的第二次争霸战仍在岭南文物宫开锣。首局双方战和后,第2局陈松顺再次抓住战机,以凌厉攻势先拔头筹。随后双方竟一连下了六局和棋,第九局,陈松顺只要弈和便可立于不败之地,不料背水一战的杨官璘磨足200回合,终于斗垮精力不济的对手。紧接着,扳平比分的杨官璘又在最后一局连出妙招,鏖战160回合成功破城,最终后来居上,再以一局胜出,上演了大逆转的好戏。
杨、陈这两次十局争霸战,为棋坛留下了一段弥足珍贵的历史佳话。但让人遗憾的是,两次被逆转的陈松顺,自此决意“解甲归田”,退出弈林争霸。1956年第一届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在北京举行,规定每个城市只能派一名选手参赛,杨官璘和陈松顺分别作为运动员及裁判员赴京参加这一弈林盛会。从那年开始,陈松顺做裁判,一做便是数十年,称得上是裁判界的“祖师爷”。1987年,陈松顺成为国内首批获象棋特级国际裁判称号的裁判员。
第一章 实战实例 第5局 杨官璘 先胜 陈松顺 | 1743 | 02-21 |
杨官璘与陈松顺十局赛上的关键一局 | 6361 | 11-15 |
进炮取士大破“神龙”,屠景明弃子先胜陈松顺 | 4585 | 11-13 |
双马踏飞燕,回马踩死车,陈松顺先胜屠景明 | 5671 | 11-12 |
陈洪钧弃马抢攻恶战陈松顺 | 5262 | 11-07 |
评注对局:第十五局 五七炮对屏风马 陈松顺 和 杨官璘 | 562 | 04-28 |
对局评注:第七局 顺炮直车对横车,杨官璘 和 陈松顺 | 680 | 04-29 |
对局评注:第四局 顺炮直车对横车,陈松顺 胜 杨官璘 | 675 | 04-29 |
对局评注:第三局 顺炮直车对横车,陈松顺 负 杨官璘 | 841 | 04-29 |
广州 杨官璘 胜 广州 陈松顺,1953年第一次杨陈十局赛 - 第四局 | 2133 | 04-09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