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谢氏和谱”名噪棋坛,真的无解吗?
作者:棋行天下 更新时间:2025-02-16 12:11:08 浏览次数:452“和棋”--从字面本身上来说,偏向于褒义,中国自古讲究和气生财、以和为贵,而象棋本身就是一个“和棋”游戏,如果双方都不犯错,结局就是和棋。 然而,在竞技象棋中,和棋太多又备受争议,因为和棋影响观赏性,大大降低了棋迷的热度,更不利于象棋的商业化发展,记得前几年围棋棋圣聂卫平还调侃象甲联赛是“一团和气”,“和棋”似乎又成了贬义词。
万事都要一分为二来看待,在积分制循环制时代,战略性“和棋”是一种战术,假如你的对手是许银川、王天一、郑惟桐、赵鑫鑫等强手,那么能够谋求一盘和棋,那可能就是最佳结果,因为和棋你还可以得1分,总比输掉比赛1分不得分强。
“谢氏和谱”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。 2013年全国象棋个人赛继续采用积分循环制,胡荣华的关门弟子谢靖以11局6胜5和的成绩夺得冠军,其中5盘和棋中,谢靖以相同的开局执先手先后战和了王天一、许银川、孟辰三位顶尖棋手!为他闯进决赛并最终夺得冠军立下汗马功劳!“谢氏和谱”从此名声大噪! 我们看一下“谢氏和谱”到底是个什么谱?
如上图,这个局面是由中炮进三兵对屏风马演变而来,黑方进1路卒后,红方右车过河,在此局面下,黑方可选择的变化非常少,只能再卒1进1!如果补士象或者平炮兑车黑方都是吃亏的。
继续演变下去,红方左路再退马邀兑,黑方不管是吃三兵还是兑车,红方都可以接受。 而走到局面,黑方左路车炮被牵制,最后必然要选择平炮兑车,这样走下去的结果便是双方会产生大量的兑子,而红方凭借先手优势可以率先抢到卒占据主动。
谢靖与许银川、王天一、孟辰的三盘对局结果,都是红方最后多一个兵占据微弱优势,但还是赢不到,最终成和棋。 有喜欢研究的棋迷曾将此局面代入电脑,结果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和棋,黑方几乎没有占便宜的机会。 所以棋迷给出的结论便是:要想避免和棋,只能避开此布局!当然这也仅限于高手之间,对于业余棋手而言,即便走到这个局面,你想提和那是门都没有。
事实上,“谢氏和谱”并非谢靖所创,早在 2011年伊泰杯全国象棋甲级 联赛上,河北布局大师阎文清就曾以此布局战和了汪特和李鸿嘉大师。 可能是有鉴于此谱威力巨大,为防范其他棋手采用,棋协修改了个人赛规则,自2014年起改为淘汰制,每一轮分先走两盘慢棋,如果战和,则进入超快棋、附加赛。
先手本身就占有一定的优势,如果先手求和,那么第二局换先由别人先走便很被动,此规则一出当然可以避免类似情况发生。
“谢氏和谱”为谢靖夺冠立下功劳,谢靖利用规则合情合理,本无可厚非,但不少棋迷诟病的是先手不求胜,一心求和,似乎没有亮剑精神! 其实非也,看看近几年的比赛就知道,很多棋手在遇到王天一、郑惟桐等强手时,明知下不过,都会选择慢棋阶段努力求和,将棋局拖至快棋或附加赛再寻找良机,因为快棋时间短,出错的几率更大! 新规之下,和棋的数量有增无减,即便最终通过“和棋黑胜”来决出胜负,其实也是一种人为的后果。
作为棋迷,其实本身不反对和棋,过去激战成和的经典对局比比皆是,大家只是反对消极和棋而已!
精彩评论